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小杨 / 2024-05-23 09:33:01

 

一、细胞简介
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分离自肾组织;肾小管是与肾小囊壁层相连的细长上皮性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功能,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机体体液平衡及酸碱平衡方面起关键作用。肾小管按不同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功能,主要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分离培养3天后,可见细胞贴壁伸展,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呈梭形、不规则形、三角形或扇形,核卵圆形、居中;2周后细胞汇合,多数细胞伸展呈长梭形,胞浆丰富,有分枝状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成单层或部分区域多层重叠生长,高低起伏;细胞密度低时,常交织成网状;密度高时,则排列为旋涡状或栅栏状。
 
二、产品信息
平台编号:Bio-73823 
规格:5×10⁵Cells/T25培养瓶 
细胞信息:原代细胞 
培养条件:原代细胞取组织现分
培养基:MCM基础培养基,FBS,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换液频率:每2-3天换液一次
生长特性:贴壁
细胞形态:呈梭形、不规则形、三角形或扇形,核卵圆形
传代特性:可3-5代
消化液:0.25%胰蛋白酶
培养条件:气相:空气,95%;CO2,5%
用途:研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三、使用方法
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贴壁细胞,细胞形态呈呈梭形、不规则形、三角形或扇形,核卵圆形,在澳睿赛技术部标准操作流程下,可传3-5代;建议您收到细胞后尽快进行相关实验。
客户收到细胞后,请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取出T25细胞培养瓶,用75%酒精消毒瓶身,拆下封口膜,放入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3-4h,以稳定细胞状态。
2、贴壁细胞消化
1)吸出T25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用PBS清洗细胞一次;
2)添加0.25%胰蛋白酶消化液1mL至T25培养瓶中,轻微转动培养瓶至消化液覆盖整个培养瓶底后,吸出多余胰蛋白酶消化液,37℃温浴1-3min;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回缩变圆后,再加入5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3)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按传代比例接种T25培养瓶传代,然后补充新鲜的完全培养基至5mL,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4)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培养观察;之后按照换液频率更换新鲜的完全培养基。          
3、细胞收货脱落
1)收集所有细胞悬液,1000rpm,离心5min,保留沉淀;
2)添加0.25%胰蛋白酶消化液0.5mL至离心管中,重悬沉淀,放置于37℃消化3min(或4℃冰箱静置5-7min);消化完向离心管内加入5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3)经1000rpm,离心5min,丢弃上清,用5ml完全培养基(补加1%FBS,促进贴壁)重悬沉淀,接种于新的培养瓶内;
4)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培养观察;之后按照换液频率更换新鲜的完全培养基(37℃预热)。
4、细胞实验
因原代细胞贴壁特殊性,贴壁的原代细胞在消化后转移至其他实验器皿(如玻璃爬片、培养板、共聚焦培养皿等)时,需要对实验器皿进行包被,以增强细胞贴壁性,避免细胞因没贴好影响实验;包被条件常选用鼠尾胶原Ⅰ(2-5μg/cm2) ,多聚赖氨酸PLL(0.1mg/ml),明胶(0.1%),依据细胞种类而定。悬浮/半悬浮细胞无需包被。
 
四、注意事项
1、收到细胞后,若发现干冰已挥发干净、冻存管瓶盖脱落、破损及细胞有污染,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2、收到细胞先不开瓶盖,瓶身擦拭酒精后放在培养箱静置2-4小时(视细胞密度而定)稳定细胞状态。接着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细胞进行不同倍数拍照(建议收细胞时就整体外观拍一张照片,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和是否有漏液情况,随后在显微镜下拍下细胞状态,100*,200*各一张),观察记录细胞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污染情况。作为我方进行销售依据。
3、由于细胞状态受环境、操作和运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故本公司只保证客户收到细胞后一周内的细胞状态,故客户需要售后时需出示收到细胞的时间证明及客户提供收货时间和发现问题后客服人员沟通的时间证明,期间间隔时间不能大于7天。
4、所有动物细胞均视为有潜在的生物危害性,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台内操作,并请注意防护,所有废液及接触过此细胞的器皿需要灭菌后方能丢弃。
5、客户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有任何技术问题可以拨打技术售后服务电话:010-53515223,我们随时给予解答。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下载附件
  • 上一篇:ATCC 29544 阪崎氏年轻泰坦杆菌阪崎克罗诺杆菌
  • 下一篇:鲁氏不动杆菌的使用范围及培养方法与实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