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正在消失的微生物
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 / 2016-10-28 13:00:04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癌与胃溃疡,这一点证据确凿。但作者的研究提醒我们,这可能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问题是,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只有弊端而没有益处吗?

  ●国内医生有个玩笑话,“在美国,买枪容易,买抗生素难;在中国,刚好反过来”。不过,国内的状况开始转变,购买抗生素需要医生的处方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许多情况下清洁卫生是有好处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大概是有道理的。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出这句话哪些情况下可以成立,哪些情况下则不行。
  1983年10月,第二届国际曲状杆菌感染专题讨论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在这里,时年35岁的美国科学家马丁·布雷泽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微生物,并结识了32岁的澳大利亚医生巴里·马歇尔。后者发现了“胃部类杆菌状微生物”(1989年被重新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并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将之清除。2005年,马歇尔与沃伦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发起了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全面战争,以致有人提出口号“幽门螺旋杆菌没一个好东西”。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马丁·布雷泽也跟着一起呐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马丁·布雷泽的想法开始有所转变,以新的眼光看待幽门螺旋杆菌,认识到不分青红皂白地消灭它们可能弊大于利。在多年的研究里,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的丧失极有可能是导致现代疾病的原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带我走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人类微生物组。”马丁·布雷泽表示。  马丁·布雷泽提醒人们,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会危害我们自己的后代。
  《中国科学报》:这本书谈了微生物的历史,也谈了抗生素在医学史上起的作用,更多的是写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微生物认识的变化,你是专业人士,又是译者,能否梳理下作者的思路?
    傅贺:这本书,如你所言,跟微生物学的许多方面都有关联,但讲的更多的是与人体有关的微生物,即人类微生物组。我的研究领域是环境微生物,严格说来并不直接相关,翻译本书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类微生物组是微生物领域里的热点,我在这个行当也耳濡目染了不少,可以谈谈我的理解。
  作者从研究幽门螺旋杆菌起步,在解析其致病的分子机制上作出了许多贡献。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癌与胃溃疡,这一点证据确凿,毋庸置疑。但作者的研究提醒我们,这可能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作者多年来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只有弊端而没有益处吗?这个问题看似突兀,背后是作者独到的观察与推理。
  目前,世界上约一半的人都携带着这种微生物。作者设问,一个分布如此广泛的细菌怎么会是致病菌呢?一个相关的观察是,发达国家的人口里,幽门螺旋杆菌出现得更少,而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国家的人口里,幽门螺旋杆菌出现得更多。作者由此大胆猜想,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正在消失呢?如果情况属实,是否还有其他微生物也在消失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情况可能的确如此。
  围绕着这个核心假说,延伸出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微生物为何消失?第二,这些微生物的消失会带来什么后果?由此,本书的逻辑骨架建立了起来。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不难猜到,各种现代的卫生条件和医疗进步(包括抗生素及剖宫产的使用)。后一个问题目前尚无完备的结论,作者再次提出假说,“各种‘现代疾病’,包括过敏、肥胖等,都与微生物的消失有关”。这个假说为目前如火如荼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功能性的解释框架,也与社会现实找到了一个衔接点,可谓相得益彰。
       《中国科学报》:微生物研究什么开始意识到抗生素与微生物的关系?
          傅贺:从一开始就知道。抗生素本来就是微生物产生出来对抗其他微生物的。弗莱明1945年获得诺奖的获奖致辞里曾警告,“无知的人会因滥用青霉素而筛选出耐药细菌”。现在科学界的主流意见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细菌的蔓延,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类微生物组研究与肥胖、免疫、认知都可能有关联。但是,如作者在书中里反复申明的,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厘清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的因果机制,还需要更多科学家的努力。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 上一篇: 解析代谢与免疫新机制
  • 下一篇:引发肺癌的生物学机理被揭示